(参与有奖)李璞:夏秋之交,保护宝宝健康防胜于治!【专家在线直播帖】
夏秋之交,暑气未褪,秋凉又起,早晚温差越来越大,对于免疫调节能力还不强的宝宝们的健康是极大的挑战,很多细菌和病毒都会在这个是时候入侵宝宝的身体,比如,常见多发的手足口、秋季腹泻、感冒、发烧、肺燥咳嗽等疾病,很多宝宝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过敏、鼻炎等症状,那么疾病来了如何迅速正确的处理?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这些疾病,防患于未然,让宝宝安稳地度过季节交替的过渡期?
8月26日下午16:00~17:00,我们
辣妈帮专家团特别邀请协和儿科专家,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爱心育儿专家李璞老师,与辣妈们共同探讨育儿秘籍。辣妈们现在就可以跟帖提问,问题中注意注明宝宝的年龄,届时我们国宝级的专家将会给予辣妈们一对一的指导解答!特别提示,参与本次讨论还有好礼相送哦!
5年前
楼主
辣妈帮专家团
李璞:协和儿科专家,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爱心育儿专家。196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8年制),先后师从林巧稚、黄家驷、周华康、张孝骞、吴阶平、方圻等医学大家,毕业后留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工作30余年,后调入北京朝阳医院任儿科主任。从医50年,接触各类儿童数十万人次,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各种急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受中央保健局委托,部分承担了中央领导人子女的医疗保健任务。
辣妈帮专家团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秋季空气干燥,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尤其到了9月开学季,宝宝在幼儿园等公共场合的机会增多,更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
手足口病的及时治疗很重要,预防更加关键: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给宝宝房间进行消毒,减少引起手足口病的多种致病病毒;
2.减少宝宝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室内游乐场、商场等封闭空间的停留时间;
3、给宝宝定期做身体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宝宝手足口病症状,给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4、从根本上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及时天气逐渐转凉,也要在及时增减衣物的同时,保证宝宝的运动锻炼,睡眠休息规律,饮食营养均衡。
辣妈帮专家团
引发原因和症状: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整个病程约5~7天。多出现在秋冬季节。主要侵袭6月至3岁的婴幼儿。在前期发热、呕吐后,迅速出现水样腹泻。一天会便便很多次。
护理要点:
1、关键要预防和治疗脱水:秋季腹泻一般在5~7天后痊愈,在腹泻期间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脱水,很多时候,家庭内及时补充“液体”可预防和治疗轻度脱水。这类“液体”不仅仅是水,还应包括一些电解质和糖。可选稀释的苹果汁、菜汁、米汤、母乳等;正规补液应选用“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及时到医院静脉补液。
2、轮状病毒没有“特效药”,更不能用抗生素:目前无杀灭轮状病毒的药物,宝宝体内的病毒被排出以后,腹泻才会停止,所以不要想尽办法止泻,更不能使用抗生素,否则会使病程延长。
辣妈帮专家团
4、合理进食:秋季腹泻期间母乳和配方奶可以继续吃,其他食物要有选择地食用,要清淡好消化,所以肉蛋类可以暂停或减量,多吃汤汤水水的东西如粥、软面条、水果、蔬菜等。痊愈后辅食逐渐恢复原样。
5、作为肠道疾病,秋季腹泻的预防也要注意减少宝宝与可能病源细菌的接触和个人卫生,尤其饮食卫生,并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辣妈帮专家团
发烧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重要的是寻找导致发烧的原因,以及正确看待发烧这种现象。对于宝宝,天气突然转变可能造成身体负担过重,而导致身体易于受到细菌侵袭、感染。
宝宝发烧是生病后的自身保护反应,并不是坏事。发烧可提高宝宝的免疫反应水平,加快对侵入身体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攻击,缩短感染的过程。 体温在37.5℃~38.5℃时,人体免疫系统最活跃,因此,体温不超过38.5℃,不用急着给宝宝服退烧药。但是,对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宝宝,体温达到38℃,就要服退烧药,防止再次出现惊厥。
辣妈帮专家团
首先,尽可能保证宝宝液体摄入。退热过程主要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实现。若体内水分不足,退热效果受限;
其次,尽可能减少穿盖衣物利于皮肤散热,体温越高穿得越少,同时要注意环境温度不能太高;
再次,洗温水澡、温毛巾湿敷也是很好的物理降温方法。冰袋或冰贴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注意,退热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不足。婴幼儿生病时多不喜喝水或奶,父母一定要耐心少量多次喂养,以增加体内水分,利于退热,否则服了退热药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有,排尿和排便过程都可利于降温。总之,退热的捷径不是从药物(退热药、抗生素等)出发,而是增加体内水分和采用适宜的物理降温;
最后,在感冒发烧中要保证宝宝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宝宝抵抗力,加快恢复速度。
辣妈帮专家团
1.给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在晚9点半前一定入睡。
不同年龄宝宝睡眠时间参考:
新生儿:18~20小时
1~3个月:16~18小时(白天小睡几次)
4~6个月:14~16小时(白天小睡几次)
7~12个月:14~15小时(逐渐养成午睡习惯))
1~3岁:12~14小时(坚持每天有午睡)
2、均衡全面的营养。人体组织器官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都需要优质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纤维素等七大营养素来维持,宝宝处于快速生长且免疫力不成熟的阶段对于营养的全面吸收更加迫切;
3、合理运动。运动可以增加宝宝肺活量、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改善全身新陈代谢、增加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刺激骨骼发育,增进食欲,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辣妈帮专家团
紫****
紫****